炒股配资股票配资将气自然沉到丹田并使之充实
大道至简的形意拳桩功--三体式
文/牟俊东
笔者所习这支形意、八卦传承自张兆东(占魁)先生,张兆东师从刘奇兰学形意拳,从董海川习八卦掌,完成了形意与八卦的综合,融形意拳之劲、八卦掌之变,而派生出以凶悍的劲力著称的“形意八卦”体系。我外祖父竺德和先生之拳艺系从张公所学,我自幼便随其习拳,后又有缘得遇张公一脉的孙振松先生指授。今借《武魂》,将自己学习传统形意拳、八卦掌三十余年所体会到的内家拳特点,要点和练习方法及需要特别注意之处公之于众,希望能还传统武术些许本来面目。
图片
笔者体会,对于初学,形意拳相对于八卦掌大概更简单朴实,容易掌握些,所以本文就先说说形意拳最基本的桩功--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我们以前叫作“站式”)的训练,有“万法出自三体式”和“三劈不如一站”之说。现在关于三体式的文章很多,其练法、要领、规矩也挖掘和描述得越来越细,但对于初学者,这些条条框框反倒成了阻碍他们人门和进步的障碍。笔者体会,三体式桩功的训练应该是大道至简的。
首先,要明确三体式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点,说法很多,有讲撑筋拔骨的,有讲练下盘功夫的,有讲练气血运行的,诸如此类。其实这些都不必强求,也有人将三体式说成是技击的预备式,但我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三体式,可以作为技击的预备式,但不尽然。桩功练习,是为了保证高强度的对抗中做到身形不散,保证自己不受伤或少受伤和更加有效地打击对手。打个比方,一条凳子,如果螺丝钉拧紧了,自然牢固,摔打一下,也不容易受损,否则,不用说摔打,就是受点重压,也会立马散架。我认为形意拳三体式就是培养打人的整劲和挨打的整劲的。什么是挨打的整劲呢?就是形成合理的间架结构并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而始终保持不散架。什么是打人的整劲呢?就是在始终保持挨打的整劲的情况下,把自己整体地扔到对方身上去。故而又有“定步为桩,活步为拳”之说。站桩时,一定时刻都要有蠢动之势。所以,在我所学这一支,三体式练的对错有个很简单实用的判断准则,正确的三体式,应该满足“推不动,拉不动,扯不散,打不烂”这四项基本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以为只要调整身形,形成一种合理的受力结构拱形,就能达到“推不动,拉不动,扯不散,打不烂'的效果。拱形是一种非常稳固的力学结构,所以很多要承载重物和巨大外力的建筑,例如桥梁、体育馆,都经常使用这种结构。我们在站三体式的时候,就是要让自己的两腿、两臂、上身俱要形成拱桥一样稳定的结构,也就是太极拳说得“身备五弓”。怎样才能将上身承受到的外力传导到腿上去呢?上身,八卦讲“背如背锅”,形意拳讲“含胸拔背”,太极拳讲“身备五弓”,都指出后背一定要圆起来,才适合对抗和发力。具体步骤是先放松上身至有点像罗锅一样,深呼一口气,将气自然沉到丹田并使之充实,头往上顶起来,自然身形就中正,这样就可以了。上身必须彻底放松,做到含胸拔背,虚胸实腹,命门要做到后凸,这样就形成了身弓;臀要收,裆要兜,这样丹田自然就充实起来了。只有这样身上受到的力量才能传递到胯、腿。怎样才能把力传递到脚呢?首先,两腿各自要形成一个拱形,然后两腿再形成一个大的拱形。收臀兜裆拧胯跟,如图二的箭头所示,膝盖绝对不能感觉到承受了力,应该顺着拧胯跟的劲微微外掰,大腿和小腿不能太过弯曲,由于拧力,就合成了一个支撑整体,加上上身的重力一压,裆胯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拱形,拳论上所说的“虎坐”,就是这个道理。在练的时候,只要收臀拧胯根,找到“拱”的感觉,就可以了。至于头、颈、手、肘、肩等都是末节,关键是大的身形站对了,其他方面的要求慢慢体会,也就自然能“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如果一开始练习三体式,就是九要十要六忌八忌……,只怕是顾前忘后不得法要。所谓的九要、八要那是练成了的结果,初学者莫要把它当作要领去做。但如果站成耸肩仰头,缩颈抬肘,也是不合规矩。本支的三体式入门要求前手尽量外撑,食指尽力回挑,做到鼻尖、脚尖、食指尖三尖相照,也即在一个垂直面上,后手则压在后胯根处,拧裹下压塌住劲,就可以了,这就是姜容樵先生说的根节练法。如果是稍节练法,则将后手拧裹下压在丹田处。因为手外撑而食指回挑,后手拧裹下压塌住劲,前后的劲就都有了,亦即“推山按虎”,肘也自然会有下坠之力,肩也就自然有了沉劲,并有抻筋拔骨之效。三尖相照了,头正项顺了,也就保证了头、颈的正确姿势,并合住了整劲,外力就很容易通过身体传导到腿脚形成的拱结构上,这也就是所谓的“5:5”步桩。很多前辈只是简简单单这么一站,就出了后人不能企及的功夫,为什么?就是因为大道至简,只要用心专一,抓了主要矛盾,自然能成功,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图片
随着桩功的练习和进步,三体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支三体式,刚开始要求开展,所以两脚距离要迈大,两手要尽力撑起,练的就是打人的整劲和挨打的整劲。如图一所示。然后将两脚距离逐渐缩小,重心也微有提高,但间架结构和整劲还是不能丢,这就是所谓的“3:7”步桩,如图二所示。一定要将胯根拧住劲,形成顶门杠的结构,这是为了在后面的打拳和技击中能快速地直打直进作准备。肩窝和胯根,也向内抽住劲,因为这个阶段要求学会把劲含住。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前面拱结构形成的整劲之上的。所以不论外形起了什么变化,整劲一样不会丢,这就不仅仅局限于三体式了。其实,不论在哪个阶段,三体式也不是死桩。对人而言,倘若没有整劲,在击打受力中很容易散架受伤,尤其是腰部颈部等关节。所以本支形意在站三体式时,需要旁人不时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而练习者要学会调整身形,尤其是腰胯,将对方来力传到脚底。“力由足底生”,我们要在受力时维持自己的身形,就只有向大地寻求平衡力,并且同时便会有一个反作用力作用给对方,这也就是形意拳的借力打力。
那对自己是否已经有挨打的整劲,是否有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呢?太极拳论有句话叫作“被人跌出如雀跃”,就是讲的这个方法,麻雀在地上的时候,若要移动身体必是整个身子平动着双脚蹦出去的,而不是踉跄着脚步出去,这就是有整劲在里面了。练习者在站桩时,可请人猛击你前手,或者猛推你的身体,若是能保持三体式的架子不散,就是有挨打的整劲了。当然,此时身体应该是放松的,如果细致去体认,练习者应该感觉到丹田处有如同充气了的皮球一样,受压膨胀。若是做好,别人打你的力量比较脆,整个人会像皮球一样蹦起,此时,挨打的整劲就可以算基本合格了。打人的整劲则要在形意母拳中去训练和体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股票配资学院否则其他人如果是做五分钟交易周期
- 下一篇:没有了